自贸试验区助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光明日报北京5月11日电(记者张翼)商务部11日发布的自贸资平展数据显示,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试验一季度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实现较快增长。区助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1.8万亿元人民币,力外同比增长6.6%,贸外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自贸资平展实际使用外资719亿元,试验同比增长22.1%,区助高出全国17.2个百分点。力外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占21个省(区、贸外市)的自贸资平展比重分别为19.4%和18.1%。
“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试验在高质量落实中央和地方各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的区助同时,积极探索稳外贸稳外资新思路,力外努力培育增长新动能,贸外为全国外贸外资平稳发展作出贡献。”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11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自贸试验区主要从四方面促进外贸外资发展。
一是强化制度创新赋能发展。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动力,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各项措施叠加效应日益显现。例如,广东自贸试验区实施RCEP原产地签证无纸化申报,快件、易腐品出口6小时内放行。浙江自贸试验区推动保税和非保税油气产品“同罐共储”、出口监管仓“一仓多能”等制度创新。
二是聚焦重点产业促进发展。自贸试验区精准施策推动发展优势产业,有力促进外向型产业发展。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入实施“全球营运商计划”,支持总部企业叠加新型贸易、资金管理等复合型功能。江苏自贸试验区累计部署实施90余项重点研发项目、49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3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内集聚。
三是提供精准服务保障发展。多地自贸试验区建立了外贸外资企业“白名单”、服务台账等,加强生产经营服务保障。天津自贸试验区探索人才跨境便利化举措,出台首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辽宁出台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22条措施。北京自贸试验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范围,为小型外贸企业保驾护航。
四是畅通物流通道服务发展。自贸试验区积极强化国际物流通达能力,创新推动物流、运输、通关便利,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上海、安徽等自贸试验区联合开展“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跨境贸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云南、四川、陕西、广西、湖南、重庆等自贸试验区与地方铁路局合作推进中老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促进国内国际物流畅通。
(责任编辑:热点)
- 陈德容谈生子称顺其自然:不排斥领养或代孕!陈德容老公是谁?
- “一招吃到底”不见效 衣柜市场营销需创新
- 民工宿舍突发火灾 现金和身份证都被大火焚毁
- 6月17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下一轮油价是涨是跌
- 美國又有新制裁,為何晶片股反而大漲?|天下雜誌
- 古澜轩秀、发康宝等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
- 明起高考,厦门2.6万考生赴考
- 泉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7745辆 每100辆车有3辆是新能源车
- “五一”出游勿忘疫情防控 游景区逛展馆记得提前预约
- 游泳受伤 农庄赔偿2万元
- 《怪猎荒野》未上榜!《妖精的尾巴》作者真岛浩评年度最佳
- 市场观察:多种因素使锁具行业竞争激烈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劳动创造幸福
-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共享按摩椅设置不合理、现制饮品不能“去冰”等上榜